一、何謂結構明確的問題
結構化意指「情境」「操作方式」「目標」「限制」都是明確定義的。
結構明確的問題是可以應用背誦性程度予以解決的。
情境:鯊魚為海洋中的老大,需要有兇猛的權威
操作方式:學會如何追捕魚、吃魚
目標:吃到魚,成為真正的鯊魚
限制:避免人造危險物【法蘭奇即是因此而死亡】
二、何謂結構明確的問題解決
結構明確的問題解決可視為一個步驟完全結構明確的程度,所以問題解決的成分是明確定義的,它有下列三點特點:
(1)總是會有相同的目標。
(2)使用相同的工具與資訊,並以相同的方式來操作。
(3)不會因為所處時間不同而有相異的做法。
例如:服務進廠維修的還車、製作郵件彙整、平衡支票簿、使用資訊軟體、飛行架駛程序、數學演算、物理化學的實驗
它是一個程度性知識,程度性知識是了解如何(knowing
how),包括原則、程度、方法等提示操作執行參考的陳述。
「從做中學」的教育方式,必須在接近真實的情境中,學生學習運用知識,嘗試錯誤,知識系統才能逐漸由「知」向「行」轉化。
三、教授「結構明確的問題解決」之一般策略
(1)
辨認敘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
(2)
適當的情境中,依重要知識的排序來教授
(3)
將心智模式的重心用於教授敘述性知識
(4)
使用擬真的問題
(5)
使用演繹教學策略來教授
(6)
幫助學習者定義,並將大目標拆解成分段式的小目標
(7)
讓學習者在多元情境中練習
(8)
詢問學習者一些可以鼓勵其將所學通則化的問題
(9)
用適合於學習者與教材內容的教學型態
(10)
規劃逐步增加複雜度的課程單元
(11)
允許使用工作輔具以提醒作業程序,例如流程表
(12)
建立學習者自發性的行動
(13)
強調該何時用
(14)
決定適當的練習時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