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念的保留

[首頁] [向上] [第一章課程:知識的兩極─本體與認識] [第二章知識與知覺─理性與感性] [第三章感性與理性] [第四章認知趨使教學策略] [第五章概念趨使教學策略] [第六章技能趨使教學策略] [第七章後設認知策略] [第八章教學設計] [第九章資訊融入教學] [第十章教材設計] [第十一章微觀教學]
>>翻閱章次上一頁 首頁 向上 下一頁

 

>>第五章概念趨使教學策略>>概念>>

概念的定義 概念的結構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保留 概念的地位 概念的發展 概念的生態 概念的改變 概念趨使的學習 參考文獻 概念趨使教學案例 物件、概念、類別


 

  • 概念的保留(Concept Attainment)

Bruner 認為:若先將事物分門別類,根據屬性組合後,有助於我們研究與了解各種概念。依思考歷程可分成兩種模式:

(一)、教師中心教學流程

1. 教師將例證分為正負例證

2. 由學生研討後指出正負例證的分類標準

3. 由此概念定名

4. 以此概念的主要屬性說明本概念之定義

 

  • 教學設計

1.提示已標示正負的例證數據、指認概念。

2.思考過程分析

3.檢驗所達成之概念

 

(二)、學習者中心教學流程

1. 學生對未標示正負的例證,分析他們的各項屬性

2. 制訂正負例證的分類標準

3. 為此概念定名

4. 以此概念的主要屬性說明本概念之定義

 

  • 教學設計

1.提示未標示正負的例證數據、指認概念。

2.檢驗所達成之概念

3.思考過程之分析

 


 

 


 

2004年9月──2005年9月彰化師大 網路教學課程

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商業教育學系

林美純編寫

copyright bulin@cc.ncue.edu.tw

Last update 2005/01/05